古代新婚之夜洞房到底是怎样的?
2024-02-10 11:33:05 未知 编辑:网友
古代新婚之夜洞房到底是怎样的?
在古代,新人入洞房后,想要圆房前还要做四件事。而在洞房,有的新娘拿出压箱底的嫁妆往往叫人脸红,有的新郎却在新婚之夜溜之大吉......
古代的婚礼,讲究“三书六礼”,其中“六礼”乃纳彩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六个步骤,在经过这一系列繁琐的程序后,才是令人期待的“洞房花烛夜”。
新婚夫妇拜完天地后,才被送进洞房。
这洞房是什么样的呢?也没有固定的范本,但有一点,洞房内的器物,必须是新的,尤其是床。在亲迎前一天,女方会派人到女婿家铺设新房的卧具,谓之“铺床”,而且这个铺床的人还要找子孙满堂、家境不错的富贵婆,富贵婆在铺床时会一边祷告祝语。
此外,洞房内的陈设必定有美好的寓意,像清朝的皇帝大婚洞房中,床上悬挂的帐子绣有百子图,铺的被褥绣着龙凤双喜,被子也是百子图,图案造型生动可爱,寄寓着子孙兴盛的愿景,而这些被子帐幔一律是明黄和朱红的喜庆色彩。
而在真正圆房前,新人还得完成四件事:
坐帐
新人进入洞房后,径直走向床边,男左女右坐在床上,床上必须悬挂帐子,而且是由富贵婆铺设的,这叫“坐虚帐”、“坐富贵”。
在小说《醒世姻缘传》中就有关于坐帐的描写:
“四月十三日,姜宅来铺床,那衣饰器皿,床帐鲜明,不必叙聒......十五日娶了姜小姐过门,晁梁听着晁夫人指教,拜天地,吃交巡酒,拜床公床母,坐帐牵红,一一都依俗礼。”
撒帐
新婚夫妇男左女右坐在床上后,由撒糖人向床帐内抛撒钱币和糖果,据说此俗源于汉朝,说是汉武帝娶李夫人时,命宫女远远向帐中抛撒五色同心花果,汉武帝和李夫人则用裙裾接住这些糖果,意思接到的糖果钱币越多,日后的子孙就越兴盛。
这种风俗到了清朝仍在沿用,在《红楼梦》的续书里,贾母等人商议给贾宝玉和薛宝钗办婚礼时,就说道:
“趁着挑个娶亲日子,一概鼓乐不用,倒按宫里的样子,一样坐床撒帐,可不是算娶亲了么?”
同牢
同牢是新婚夫妇共同食用一只牲口,表示自此夫妻二人共同生活。同牢时,新郎坐在西边,新娘坐东面。到了宋朝,因为尊左尚东,所以新郎坐在了东面。
合卺
合卺就是我们常听到的“交杯酒”,古人合卺之器,是用匏瓜一分为二制作而成,夫妇俩各掷一半,寓意两人在经历这次婚姻后,合二为一,正式合体。而匏瓜味苦,也意在提示二人同甘共苦。
到宋朝以后,合卺之器不再用一分两半的匏瓜,而流行起普通的酒杯,“合卺”一词也被“交杯酒”所代替。
清朝时,皇帝新婚也会有合卺宴,以男左女右分坐炕边,这时御膳房早将羊、猪、金银酒等物送到了坤宁宫门外,再由内务府的女官恭恭敬敬摆上宴桌。帝后对饮合卺酒后,还要吃长寿面和子孙饽饽。
走完这四个程序,接下来才是新人的自由时间,这时间该做什么,大家都心知肚明了。
可是,我们知道,古人都是盲婚哑嫁,婚前一对新人绝大多数都是没见过面的。而且古代的女子婚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,婚前连个外男都不轻易见到,更别说有过恋爱史。那么,一个黄花大闺女该怎么面对新婚之夜这种事呢?
其实啊,古人也是有这方面的教育的,只不过,针对不同性别,所采用的方式天差地别。
关于新郎的启蒙教育
普通的小门小户子弟,要么早前偷偷摸摸看些春画。在古代,虽然春画被归为淫秽词曲一类被严加查禁,但因为市场需求大,所以屡禁不止。
而且另一方面,统治者也不过心口不一,事实上古代藏有春画最多的地方恰恰就是宫廷,譬如整册的《金瓶梅画》中就盖有乾隆的御览之印。
除此之外,这些子弟有的也会跟着一些男性长辈抑或朋友寻花问柳,这期间自然就明白了男女之事。
而如果是富贵大户,家中会在他成人时给他屋里放几个通房丫头,譬如《红楼梦》中,贾府就有这么一种规矩,凡爷们大了都在其屋里放一两个服侍的丫头,少爷成婚后,该丫头或升为姨娘,或被打发出去,贾琏的两个丫头就是此例。
如果在皇宫,那见识就更广了。
古人讲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,皇室比普通人更注重子嗣。所以小太子一步入青春期,就开始接触这方面的教育了。
除了前面我们说过的宫里大量春画外,还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欢喜佛,更有甚者,宫里还有专门一间宫殿,里面有两性贴合的雕塑和壁画。
当然,最直接的方式是派通晓风月的宫女亲身示范,像清廷就明文规定,皇帝大婚前选八位品貌端正的宫女供皇帝御临。即司仪、司门、司寝和司帐。
而在西晋,司马衷13岁结婚前,他的老父亲司马炎担心他不知男女之事,便找了个比他大的宫女谢玖引导他,后来谢玖还为他生下了个儿子。
关于新娘的启蒙教育
相较于男性,女性几乎没有婚前启蒙可言。为了不至于在新婚之夜手足无措,母亲会在她出嫁前的晚上给她一两样东西,或是欢喜佛,或是春画,女儿一看心下便能意会。所以这压箱底的图,又被叫做“嫁妆画”,它是跟着新娘子到婆家的,在新婚之夜,它将起到教学的作用。
古人洞房中的趣事
古人也有闹洞房的习俗,始初闹洞房,是亲朋好友以玩笑话边打趣新人边祝福的方式,既热闹又喜庆。但是在皇家,讲究肃穆庄严,闹洞房是不存在的。
值得一说的是,被称为四大喜事之一,为无数人所期待的“洞房花烛夜”,与某些人竟是煎熬,以至于落荒而逃。
这个人就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。
据溥仪回忆,他的新婚之夜本该在坤宁宫一间喜房度过,可是在看到眼前一片红时,他逃离了:
新娘子坐在炕上,低着头,我在旁边看了一会,只觉着眼前一片红:红帐子、红褥子、红衣、红裙、红花朵、红脸蛋......好像一摊溶化了的红蜡烛。我感到很不自在,坐也不是,站也不是。我觉得还是养心殿好,便开开门,回来了。
溥仪为何逃离?据晚清老太监信修明回忆,清末的三个皇帝同治、光绪和溥仪在新婚之夜,都正好遇到皇后来了月事。而偏偏这三个皇帝都正好绝后,如此巧合让人不得不疑心是不是新娘月事在身冲了好日子。
当然,除此之外,溥仪也有自身的难言之隐,原来在年少时,宫女们经常教他“做坏事”弄坏了身子,此后溥仪就失去了这方面的能力。晚年的溥仪就自述过:“我的四个妻子都是摆设。”
以上就是关于古人洞房花烛的一些小知识和趣事。
小结,古代的洞房花烛夜,是经历六礼仪式后才得来的结果,也是整个婚礼的最后高潮。然而整个“六礼”步骤,都是以男方交付女方物质与金钱为主要内容,所以可以说,这种婚姻是旧时礼教下一种变相的婚姻买卖。
显然,没有建立在情投意合基础上的婚姻,是难以幸福的,但囿于礼教,女性即便面对不幸的婚姻也只能忍受终生。细细一想,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实在太幸福了。
古代新婚之夜洞房的仪式可比现在复杂的多,估计让现在的人来一遍得抓狂。
古人结婚的仪式历朝历代有所区别变化,并不完全一样,一般都是先拜家庙或者拜祖先,然后再拜堂,后来也有简化,直接在家堂前摆上香烛和祖先的牌位,在拜堂时一起拜了。
拜堂以后才是入洞房,入了洞房以后媒婆会把金银器物、红枣、瓜子等撒一些在床上,寓意家庭富贵、早生贵子。然后夫妻还需要行合卺之礼,合卺之礼就是在夫妻上床之前喝交杯酒。因为最早是用瓠瓜切开做的卺来盛酒,最早喝完就以后把破开的瓠瓜合在一起,所以叫做合卺之礼,后来才变成了酒杯。
合卺之礼后合髻之礼,就是把夫妻双方的头发各取一缕,卷在一起,寓意夫妻白头偕老永不分离。
接下来是闹洞房。闹洞房主要是为了活跃气氛,古代结婚讲究的是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夫妻双方可能之前素未谋面,结婚当天是第一次见到对方。所以两个人还很陌生,对于新娘来说在这种环境下更有些放不开,所以需要闹一下活跃气氛。所以有洞房三日无大小的说法。一切都好了以后,才是夫妻上床。此时还会有人听房,也算是闹洞房的延续吧。
闹洞房也有闹出事来的,《点石斋画报》曾经记载上海宝山发生的一个案子,因为新郎新娘结婚闹洞房时,同村一个泼皮闹的过分了,新郎一生气就和泼皮动起了手。糟糕的是新郎还没打赢,反被打泼皮打了一个鼻青脸肿,最后闹到了县衙。
《点石斋画报》最后没写怎么判决的,不过这种事本就没什么法律规定,估计和稀泥了事。所以说闹洞房也要有度,省得好事变坏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