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域文化差异的婚姻能长久吗,文化水平差异大的婚姻
2023-12-27 09:38:45 未知 编辑:网友
地域文化差异的婚姻能长久吗,文化水平差异大的婚姻
地域文化和生活习惯差异大的婚姻能长久吗?我认为是没问题的。个人觉得婚姻爱情能否长久的关键因素在以下三点:1、三观相近;2、相互包容;3、必须有责任心。
下面我就说说身边两个真实的例子。
第1个是我的表妹小兰,20岁的小兰第1次外出去工作时,小姨就给过警告,绝对不许在外地找男朋友。理由是,如果女儿嫁到外地去了,这个女儿就等于白养了。
可是在外面工作不到3年的小兰,还是交了一个外地的男朋友。浙江慈溪人,和小兰在同一家公司上班,也算知点根底。小伙长得不错,家里条件也不差,关键是人实在,交往半年就带小兰回家见过自己父母。
男方父母很满意,说只要儿子喜欢就行。并提议什么时候去女方家见家长,好把两个人的亲事定下来。
小姨知道后坚决不同意,想尽办法最终把两个人拆散了,并且如意的给女儿在当地找了一户人家,很快的让他们结婚了。
结婚后的小兰过得并不好,看上去温文尔雅的老公却有一些私房事上的怪癖,小兰稍不如意,便换来一顿拳脚。羞于和别人启齿的小兰一直忍气吞声,直到4个月的孩子被打流产了。小兰才告诉了父母一切,并且坚决的和老公离了婚。有了这样的阴影,小兰后来一直没有再婚,小姨也是悔不当初。
第2个是村里一个老实人小张的婚姻。小张因为人太老实不会说话,直到30多岁也没娶上老婆。后来在老李家媳妇的牵线下,在她娘家贵州给找来了一个姑娘。
姑娘家里穷,没有读过书,不会说普通话。这边的方言更是一句听不懂。可是小张有耐心慢慢地教着她,姑娘悟性挺高,不到半年已经可以和大家简单交流了。
不过还有一个问题,我们这边是吃大米白饭的,姑娘那边是吃土豆和杂粮的,她吃不惯便每顿吃的很少。小张看着姑娘一天天的瘦了下来,他是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
后来知道姑娘是因为吃不习惯才吃的那么少之后,小张马上有了主意。把自己家的粮食拿去村子里换了很多土豆、南瓜、红薯之类的回家,并且喜滋滋地和老婆一起开始了吃杂粮的生活。
被小张宠着的姑娘很快就又胖了起来,一年多以后就给小张生了个大胖儿子。小张变得更勤快更温柔了,姑娘的本地话也已经学得很流畅了,整天笑容满面的和大家聊着天。村里的婶婶阿姨们也都很喜欢这个开朗爱笑的姑娘。现在小张的儿子已经读小学了,姑娘在村子里开了一个小卖部,并且听说已经怀上二胎了。
幸福的婚姻大多相似,相爱会愿意为彼此改变,有责任心才不会轻言放弃,三观一致,互相才能够理解包容,这样的婚姻才能长久!
地域文化生活差异大的婚姻能长久,但需要双方付出足够大的耐心和代价,以及超乎常人的意志力,彼此包容,相互扶持。
年轻的时候好说,荷尔蒙分泌旺盛,两个人能走到一起,肯定有强烈的爱情体验,和磁场的相互吸引。
人到中年以后,爱情逐渐转化成亲情,有些伴侣之间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,觉得对方失去了吸引力。
第一个开始翻脸的人,不从自身和客观方面找原因,只觉得自己当初为了对方,付出很大的精力和心血,忙来忙去都是错。
于是,迁怒于另一半,觉得自己很委屈,好比做生意亏了本。
其实,随着年龄的增长,每个人都经历很多事情,又要面临自身力不从心的囧途,对他人失去应有的耐心和包容。
这个过程只要不是很长,作用力控制在对方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,伤害迟早都会过去的。
可怕的是,始作俑者浑然不觉,只考虑自己的感受,岂不知?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反作用力,一方发起了进攻,另一方必然反抗,或者采取强烈的报复性行为。
两个曾经相爱的人共处一室,不知不觉之间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。甚至,“仇人相见,分外眼红。”
一对恩爱鸳鸯变成了仇侣,轻则互相伤害,重则以离婚收场,或者到了此生永不相见的地步。
君不见,人间的悲剧始终在上演,多少婚姻里曾经蜜里调油的两个人,神仙眷侣般羡煞旁人,最后却以分手告终。
那怕是因为孩子或者经济原因不能分手,也是同处一个屋檐下,暗生恨意,相见欢成了相见难,难在抬头不见低头见!
寻常夫妻尚且如此,两个地域文化习惯差异很大的情侣,想要缔结姻缘,一定要慎而又慎。
同时,两个人还要充分考虑到地域原因,造成的亲情疏离。
特别是对于远离父母的人来说,生活中缺失了来自亲人的支持和情感抚慰,也是很痛苦的事情。
如果是远嫁或异地生活的一方,那怕是双方都旅居在家乡之外的城市,日后要面临父母年迈,不能在身边尽孝道,这样的婚姻的确是很不人性化的选择。
地域文化生活差异大的婚姻,两个人在长久生活中,面临的困难和不可预期事件,必然多于能够及时获得双方家庭支持的婚姻家庭。
选择异地婚姻的两个人,一定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,互敬互谅,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,婚姻才可以长久下去!